2012年4月1日星期日

本周观影之《饥饿游戏》

两天周末,连着看了《饥饿游戏》,《春娇和志明》,《桃姐》3部电影。都是早场半价,40港币。话说戏票这一年也涨了10港币。


《饥饿游戏》


The hunger games主要是推友推荐的结果,先是看到 @roseluqiu “推荐电影一部:the hunger games. 关于既得利益,社会不公,管治和维稳,big brother掌控下的生活,被压迫者为了一块骨头而自相残杀。影片中总统的统治理念:给被压迫的人一点点希望,可以带来稳定,如果希望太多,人们就会反抗。最终改变这些,是人自身的觉醒带来的勇气。” 然后有几个推友陆续表示要去看,接着又看到票房大捷的通报,于是赶着去看。


女主角不算漂亮,片中角色不善交际,却在危机中体恤他人而得人好感,也是典型的好莱坞个人英雄式的角色。整部片的色调除了都城人民的穿着艳丽夸张,整体是单调阴郁的,一是配合生死游戏的痛感,二则配合了有秩序的”未来感”。 为什么“未来感”是单调的呢?不管原因为何,在所有乌托邦式的未来想象中,幸福就是秩序,秩序指向单调,单调就以混凝土式的混色或金属感为代表。乌托邦是反自由主义的。


由于先入为主,带着The Wave, V for Vendetta 这样“政治”电影的期待去看。边看边想如何解读12区人民的生存、被统治,游戏的残酷和都城人民的娱乐精神,以及女主角的反抗和结局。于是观影完毕我在twitter写道“《饥饿游戏》票房大劲,情节不错。但是生存游戏、真人秀都是老套路,就连分区统治也有《第九区》、《暴力街区》。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极权统治、阶层统治的概念,从而把真人秀和统治手段结合起来。有了统治被统治,整个影片的解读就变得有很多可能。”

回到家搜索才知道电影是小说改编的,小说定位还是teen fiction。豆瓣电影里的评论也多是定位在teen love,偶见到联想《楚门的世界》和《大逃杀》。难道是阶级斗争弦崩得太紧,这次想多了、太深刻?好在英文评论里还是出现了政治方向的解读,比如 The riligous and political overtones of hunger games 。在 Left, right and hungry: Trying to discern the political tilt of "The Hunger Games"里,作者列举了不同立场的观众对电影细节的不同关注和解读。

电影里总统的一句台词给我的印象最深刻。Hope; it is the only thing stronger than fear. A little hope is effective, a lot of hope is dangerous. Spark is fine, as long as it's contained. So, contain it.” 虚假的希望成为维持极权统治的最有力工具,政治的险恶一语道破。正是由于这微弱希望与强力恐吓的媾和,12个district 的人们才继续忍受难以忍受的贫穷和压迫、毫无自由,24个参赛者也或甘愿或被迫投入到几乎必死的竞争。统治者决不会自觉地放弃权力。自由是争取来的,而不是靠统治者的觉悟。


即使有反抗,也未必会成功。电影里在小女孩死去后,11区起义但终被镇压。Katniss的反抗使她和来自同区的男选手得以获胜,但是终究只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,而其他人依旧过着苦日子。


游戏规则的随意改变和游戏导演被赐死,暗喻了在极权统治下,所有人都只是被操控的玩偶,没有人真正的安全。生生死死是”被赐予“,而不是“被争取”。


走出影院的时候我忽然想,影片中统治阶层的人们,他们不乏善心和同情心,他们希望自己支持的选手获胜,他们在选手死去时会哀伤,会为悲剧爱情流泪,可他们也仍然欣喜若狂地欣赏残忍地hunger game。这人性的分裂是为什么?我觉得就是“观影心态”。他们只是觉得在看电影,那不是他们的生活,那是别人的苦难,这苦难与他们无关。就像我们平时讨论北朝鲜、索马里,或短时有心痛,过后又如何呢?从这个角度上看,这心态是不是恰好映照了正当红的Kony 2012


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