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

你是不是黨員?

我想這個問句,只有在內地和香港才能夠順利成章地被理解。而在其他地方,至少應該給“黨”加上個前綴,比如國民黨還是民進黨。但是,儘管內地和香港對“黨”所指都無異議,但對“黨”的態度卻相去甚遠。在內地,黨員是個正面的稱謂,不論是真出於理想還是出於功利而入黨。當然,現在這個時代哪裡還有什麼理想。
而在內地之外,共產黨天然具有負面印象,而在香港更是人人警惕。香港人對”黨“的警惕由來已久,從國民黨戰爭移民、到建國後各次運動移民、到六七暴動、到1989、進而二十三條,也可謂源遠流長。我們不探討共產主義和極權主義的必然聯繫,而幾十年來的現實已經在香港人心中種下不敢信任的種子。
儘管對”黨“之警惕如影隨形近乎本能反應,但香港人對”黨“和內地人、”黨“和黨員的關係大概也不甚了了。同樣,對於大多數內地人而言,也很難理解自由組黨、入黨與退黨這些制度。生活環境的差異,有時候僅僅是信息獲取便利性還不足以改變彼此的隔閡,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主動地去融入與了解,很難了解彼此的想法。
共產黨在香港的”地下“状态,也加重了香港人的担心。為什麼不註冊?有人會問這個問題。而我覺得原因很簡單。怎麼能讓小小特區的法律凌駕於“黨”之上呢?
港人的擔心,經由政治人物和傳媒的傳播而愈加強化,而進來香港不斷加深的“中港矛盾”又添油加醋。區議員選舉的種票和“黨員”議員,梁振英的同志背景猜測,人民網的梁振英同志事件,特首辦項目主任陳冉的共青團背景,港人防共可謂到了錙銖必較、捕風捉影的地步。這其實也造成了某種程度的身份歧視。在內地不自由狀況下,入黨是被蒙蔽的“自由”,而退則關係重大未有耳聞。如此情況,以一人曾經背景而否定當下身份,至少也是值得商榷的。
當然,香港目前的政治背景,防共也很難有實質作用。香港講法治,而像“黨員”議員、共青團公務員這樣的事情,至多是違民意而不違法。而正是在這種矛盾的狀況裡,挾民意而質疑,更顯得彌足珍貴。
一個同事,香港同事問他是不是黨員,他答不是。而我知道他是。我覺得這種不自覺透露出的矛盾心態,是一種自我審查,也是一種自我保護。不論自我審查或自我保護,都是不自由捆綁在我們身上的枷鎖。




2012年4月9日星期一

Puff or Buff,春娇和志明

看电影必须配合着恰当的心情。我承认看《春娇与志明》的时候没带上这份心情,no armchannel,导致泪点之低如我,也没能看出来感人之处。直到两个female colleagues看完后感动异常、泪洒影院,我才惶悟原来黄段子里还掺了催泪剂做配料。而male colleagues,就传颂着“粉红色乳头,可遇不可求”的名句,还有“张开双腿”的桥段。

当初看《志明与春娇》是来香港之后在Youtube偶然看到,那时我还在抽烟,每天见到写字楼下一群人着西装打呔围住烟筒打边炉。正巧还经历了2011年再涨烟税,一夜间烟价从35涨到了50。所以看这电影就感觉特有香港味道。

《春娇与志明》把两人从香港搬到北京,可终归还是香港故事。我个人就觉得,彭浩翔是在拍港片,根本就没想着把对白、感受设计成让普通话人群也能容易理解,他就是想让你不容易理解,于是就在细节里透着粤语里的小聪明、小典故。

《春娇与志明》延续了粗口、抽烟,却不再是《志明与春娇》慢悠悠的生活小品,添加了很多桥段,在结构上增加了穿插的回忆让情节更紧凑更丰富。还请来了郑伊健、王馨平客串,提到郑伊健最早的柠檬茶广告、九龙城王子、浩南哥、《动地惊天爱恋过》、郑伊健短发变长发、杨千桦就读的嘉诺撒圣家书院和女生校服、王馨平郑嘉颖绯闻等等轶闻。这些变化,使整部片子从文艺片转型成商业片。

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变化,从票房就能看出来。《志明与春娇》是叫好不叫座,总票房只有600多万。《春娇与志明》叫好又叫座,连续几天都是票房冠军,票房也早就超过了前部。

电影的英文名字挺有意思。香港人的口语,象陈冠中提到的是三及第,粤英夹杂,而学校学习主要就是用英文。因此你看这英文片名,love in a puff,love in the buff,爱在烟雾中,爱在赤裸裸,倒比志明春娇、春娇志明更点题。彭浩翔在接受采访时说buff是麻烦的意思,可我觉得是赤裸的身体更恰当。我看几篇影评似乎也是接受赤裸这个翻译。

彭浩翔应该是把自己平日生活里的鬼才、爱好都添加到电影里,这才保住了港片的味道。比如王馨平。当然,作为合拍片,也增加了筷子兄弟的客串和梁朝伟放鸽子的段子,这一点香港观众恐怕是看不懂的。

《春娇与志明》的好票房,在办公室观影统计中已经得到验证,至今已经有接近半数的同事去看了这电影。之前只有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有这么多人看过。

但我总觉得《春娇与志明》在偷情的纠结中,少了《志明与春娇》欲迎还拒、试试探探的温情。

PS,youtube上已经有了《春娇与志明》,是普通话版配音。至少我看起来,不如粤语版的感觉好。

2012年4月1日星期日

本周观影之《饥饿游戏》

两天周末,连着看了《饥饿游戏》,《春娇和志明》,《桃姐》3部电影。都是早场半价,40港币。话说戏票这一年也涨了10港币。


《饥饿游戏》


The hunger games主要是推友推荐的结果,先是看到 @roseluqiu “推荐电影一部:the hunger games. 关于既得利益,社会不公,管治和维稳,big brother掌控下的生活,被压迫者为了一块骨头而自相残杀。影片中总统的统治理念:给被压迫的人一点点希望,可以带来稳定,如果希望太多,人们就会反抗。最终改变这些,是人自身的觉醒带来的勇气。” 然后有几个推友陆续表示要去看,接着又看到票房大捷的通报,于是赶着去看。


女主角不算漂亮,片中角色不善交际,却在危机中体恤他人而得人好感,也是典型的好莱坞个人英雄式的角色。整部片的色调除了都城人民的穿着艳丽夸张,整体是单调阴郁的,一是配合生死游戏的痛感,二则配合了有秩序的”未来感”。 为什么“未来感”是单调的呢?不管原因为何,在所有乌托邦式的未来想象中,幸福就是秩序,秩序指向单调,单调就以混凝土式的混色或金属感为代表。乌托邦是反自由主义的。


由于先入为主,带着The Wave, V for Vendetta 这样“政治”电影的期待去看。边看边想如何解读12区人民的生存、被统治,游戏的残酷和都城人民的娱乐精神,以及女主角的反抗和结局。于是观影完毕我在twitter写道“《饥饿游戏》票房大劲,情节不错。但是生存游戏、真人秀都是老套路,就连分区统治也有《第九区》、《暴力街区》。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极权统治、阶层统治的概念,从而把真人秀和统治手段结合起来。有了统治被统治,整个影片的解读就变得有很多可能。”

回到家搜索才知道电影是小说改编的,小说定位还是teen fiction。豆瓣电影里的评论也多是定位在teen love,偶见到联想《楚门的世界》和《大逃杀》。难道是阶级斗争弦崩得太紧,这次想多了、太深刻?好在英文评论里还是出现了政治方向的解读,比如 The riligous and political overtones of hunger games 。在 Left, right and hungry: Trying to discern the political tilt of "The Hunger Games"里,作者列举了不同立场的观众对电影细节的不同关注和解读。

电影里总统的一句台词给我的印象最深刻。Hope; it is the only thing stronger than fear. A little hope is effective, a lot of hope is dangerous. Spark is fine, as long as it's contained. So, contain it.” 虚假的希望成为维持极权统治的最有力工具,政治的险恶一语道破。正是由于这微弱希望与强力恐吓的媾和,12个district 的人们才继续忍受难以忍受的贫穷和压迫、毫无自由,24个参赛者也或甘愿或被迫投入到几乎必死的竞争。统治者决不会自觉地放弃权力。自由是争取来的,而不是靠统治者的觉悟。


即使有反抗,也未必会成功。电影里在小女孩死去后,11区起义但终被镇压。Katniss的反抗使她和来自同区的男选手得以获胜,但是终究只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,而其他人依旧过着苦日子。


游戏规则的随意改变和游戏导演被赐死,暗喻了在极权统治下,所有人都只是被操控的玩偶,没有人真正的安全。生生死死是”被赐予“,而不是“被争取”。


走出影院的时候我忽然想,影片中统治阶层的人们,他们不乏善心和同情心,他们希望自己支持的选手获胜,他们在选手死去时会哀伤,会为悲剧爱情流泪,可他们也仍然欣喜若狂地欣赏残忍地hunger game。这人性的分裂是为什么?我觉得就是“观影心态”。他们只是觉得在看电影,那不是他们的生活,那是别人的苦难,这苦难与他们无关。就像我们平时讨论北朝鲜、索马里,或短时有心痛,过后又如何呢?从这个角度上看,这心态是不是恰好映照了正当红的Kony 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