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政府论》断断续续读了很久,经典的营养的确是很多。开头读的时候,真是觉得无聊。洛克咬文嚼字地反驳君权神授、世袭合理,不厌其烦地以《圣经》原文为出发点,一层一层拨洋葱似的做逻辑推演。拖沓,我最初是这样想。整个第一部分都是这种拖沓的感觉。直到读完整本书,才感觉这些对细节据理力争、寸步不让的重要性,它奠基了天赋人权、社会契约、三权分立、政府合法性等宏大论述。
人对自己的认识是有一个演变进步的过程,政治理论更是如此,无可否认《政府论》是一部伟大的经典,即使如今读来也是多有启发。但是如果跳脱当时的历史论述情境、跳脱政治理论演变的线索,就无法真正理解它的“伟大”。第一部分不厌其烦地辩论,正是在和当时最强大的君权神授思想做抗争,这无疑需要勇气和独立的思考。而其后,洛克从原始状态一点点地推演,清晰描绘了财产权、私有制、最初为什么订立契约、国家的目的是什么,这些就规定了国家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公民何时可以反抗以及可以采取何种反抗。
是的,这些问题常常在当下被谈论起来,却总是不能得到清晰的答案。原因就是,我们往往忘记了初始状态,不回到初始状态,就无法得到根本的答案。我想,这和罗尔斯所说的“无知之幕”是同样的道理。
我感兴趣的另一点,是洛克的政治理论并不是建立在批评宗教的立场上。以我们所受的唯物主义“无神论”的教育,很难想象宗教和民主自由相容。关于宗教,宗教与现代文明,应该是我今后读书的一个重点。
为什么标题里会有长毛?长毛,是香港人对梁国雄的绰号。他是激进泛民主派的代表,在立法会大吵大嚷,冲击政府公众咨询会,街头抗议先锋。香港同事说,不喜欢他们这些人这么激进,教坏孩子。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香港人的看法。甚至有一个同事说,他就是要吸引媒体,争曝光率,因为他要从外国机构拿钱、争取赞助,不如此不足以说服别人掏钱给他。哦,这就陷入了阴谋论,和“官方”口径如出一辙,所谓“一小撮”。
洛克对于压迫与反抗的判断是,人们倾向于隐忍现状,除非压迫到忍无可忍,少有人会愿意起来反抗,反而会斥责反抗者激进。洛克认为,暴力反抗推翻政权是人们的权利。如是说,压迫-隐忍-再压迫-再隐忍......,最终到暴力反抗。如果一个政权缺乏自省,而其人民疏于反抗,就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。早觉醒,是最有效规避暴力的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