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

次贷危机二三事


上周一次讨论次贷危机,参与讨论者提出了一些见解是我不太清楚的,因此事后搜集了些资料。尽管还没有搞得很清楚,终归有点收获。是为记。

讨论中有称,"资产证券化等衍生工具的目的有二,一是分散风险,二是增加流动性。次贷在MBS的阶段确实有此作用,但从CDO开始就不再具备这个作用了,因此CD0不是有效的衍生工具。因为,一是CDO本身根据风险等级分为不同的层次,优先级、普通级、股权级,作为股权级的CDO,本身计入股权,那么它一旦损失直接损失股本,比债券工具损失对股本的侵蚀厉害得多,这不仅没有分散风险,甚至集中了风险。二是CDO的投资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,是准备长期持有获利,CDO规模庞大,持有者有长期意愿,这些都影响了CDO的流动性。"

从查找的资料看,上述的论据是不成立的。

首先,对CDO的分级,特别是股权级的概念有误解。MBS是银行将按揭贷款打包出售,将自身承担的风险转移给购买人,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流动性,按揭贷款证券化后自身也增加了流动性。CDO是将次级贷款或其他资产打包,并根据信用分级出售给客户。单独从CDO的设计与出售看,CDO也起到了风险分散的效果。因为对CDO资产来源者而言,的确是分散了风险。而所谓的股权级,只不过是获得偿还的次序在最后,并非就是CDO损失后直接从股本扣除。因此实质还是债务工具。所以,CDO本身的设计并没有使风险集中。

第二,虽然CDO的投资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,并且长期持有,但并不能因此否定CDO产品的流动性。如果CDO的基础资产是次级贷款,那么经过CDO的标准化,其流动性肯定显著提高。

综上,CDO本身具有风险分散和增强流动性的特点。

讨论中还有称,"SPV具有风险隔离作用,是为了避免SPV的破产伤及原来的贷款持有人,即贷款出售者。"

但从查询的资料看,SPV最初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保证MBS、CDO的购买人,不会因贷款出售者的倒闭而得不到清偿。也就是说,成立了SPV后,不论原来出售贷款的银行倒闭与否,这要MBS的基础资产违约率不高,就能保证清偿。所以,SPV具有破产隔离作用,但是方向是为了隔离贷款出售银行倒闭殃及MBS,而不是相反。

虽然上述关于次贷危机根源的判断是错误的,但是次贷危机的发生与CDO等衍生工具的滥用无疑是分不开的。

首先,CDO本身具有风险分散作用。但是当CDO市场兴起后,投资银行逐利的本性促使他们逮住什么东西都要CDO一下,于是产品泛滥。但由于初期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,次按本身风险没有暴露,CDO还是相当有吸引力。这种情况下,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也乐于购买CDO产品发财。但是,不知不觉间,CDO市场形成了一个循环。银行卖出贷款转移风险,投行包装发行CDO,接下来银行又购买CDO发财。这个循环的产生,使得CDO本身的风险分散成了一个闭环的分散,银行的风险分散给了银行本身,导致了CDO市场风险分散功能形同虚设。

SPV有风险隔离、破产隔离的作用,虽然最初的设计目的是隔离基础资产出售者破产对SPV的影响,但事实上自然也有反方向的隔离作用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,由于基础资产出售者往往对SPV提供担保或其它支持以增加SPV的信用等级,因此隔离作用被削弱了。当次贷危机发生,SPV偿付能力不足或破产时,自然会殃及原来的资产出售方。

综上,次贷危机发生,首先是设计CDO、以及后续的评级等过程中,市场参与者低估了次级贷款的风险。其次,CDO设计本身的风险隔离作用,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机构共同参与买卖而形同虚设。三是当危机发生时,流动性被削弱。

没有评论: